国展评委陈羲明谈全国第八届楹联书法作品展评审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网络   发布者:admin
时间:2017年7月01日 15:00

 

 

“多么痛的领悟”

全国第八届楹联书法作品展评审侧记

陈羲明

 万众瞩目的全国第八届楹联作品展的评审工作在山东济南落下帷幕,共选出300件准入展作品(进入公示期)。评审过程规范、严谨、公平、公正,取得圆满的阶段性成果。

  先把这次的全国楹联展的投稿和评审情况做个简介:投稿量大,总数达到24895件;评审规则严密,有分组初评、交叉复评、初评自查、集体审看、终评投票五个步骤,全程监控监督;进入公示期的共有300位准入展作者,人数排名前六的省份依次为山东、江苏、河南、河北、湖南、江西。

书法国展的评审规则在这两年已经有了相当大的优化,公平和公正得到有力保障,让作者把所有精力都安心放在创作上。这次楹联展的投稿作品整体质量较高,可圈可点的精品有不少。但是,我们在评审工作中仍然看到了许多硬伤和不必要的失误。下面,我把这些问题汇集一下,为朋友们提供借鉴。

 

问题一,内容雷同。

  主要指书写内容雷同太多。作为楹联展,理论上来说会比其他主题展览更强调原创内容。现在是一个古人的妙联,往往有一百个人写;假使这一百件作品从笔墨层面来看都很好,你说我们应该在这一百幅作品中选几幅?文本创作能力,是书家绕不过的课题。切记切记!

  其他高规格的赛事展览同理,一些耳熟能详的内容、千古名篇写的人太多,能规避的尽量规避。否则,容易与人撞车,还容易惹上抄袭之嫌。

 

问题二,审题不准。

    楹,意思是厅堂前部的柱子。楹联就是贴在大门两侧的对联,是我国民众尤为喜爱的语言文学艺术形式。有些作品只有四五十公分高,尺幅太小,明显与主题不符。有些作品字数达到几百上千,字写得密密麻麻,其实也是违背了楹联原有的特点,这些作品也不被看好。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水平的高低、作品的优劣,不是由字数决定的,大可不必花那么大力气去写多字作品。这次写长联的作品太多了,像《江津县临江城楼联》,《隆学义重庆咏联》,《长沙天心阁长联》等,小字、多字泛滥成灾。在这里顺便提醒一下,加入审读环节以后,“苦肉计”费力难讨好,已经不合时宜了。

 

问题三,格式不妥。

  书体创作很好,但上下联收尾不齐,这样的作品容易被淘汰。值得一提的是,有一幅龙门对,独在下联结尾处偏下方落款,导致“随意”,遗憾落选。还有些作品布局喧宾夺主,题款小字的空间面积超过了主体内容,甚至造成挤压。此外,有些幅式看起来像条幅、中堂,没有按楹联的幅式要求隔开上下联,同样会在评比上吃亏。

 

问题四,竞争集中。

  本次作品中,何绍基行草、好太王碑、钟繇小楷这三类风格的作品数量相对偏大,书体撞车频次高。创作时可以适当规避当下的“热”书体。

 

问题五,错别字。

  因出现错字、别字在复评阶段被淘汰的将近三分之一,很可惜。隶书、草书多出在字法错误;内容上不审慎,导致别字;抄录联句时自己改动改错了,这种事也有;更甚者,粗心大意把A字写成B字的情况屡见不鲜。希望投稿参展的朋友们始终不忘提升传统文化和语言文字学素养,自己在投递作品前先做审读,对自己不放心的还可以请人帮忙审读,严谨对待不为过。

 

 除了以上五大问题要规避,还有一些小问题值得深思。比如:格调低,在跋文和题款中自吹以及露骨地吹捧他人;行草书(甚至有的在正书中)刻意地夸张、变形、扭曲,“伸胳臂蹬腿”,丢失了书法的自然表现状态;不少投稿作品表现出基本功不扎实、创作能力有限,甚至停留在“自学成材”的层面上,在联句方面犯平仄关系不对、韵脚不统一的低级错误。对于此类作者,建议多走出去深造学习,拜师求艺,找到正确的方法,锤炼基本功,提升审美格调,提高创作水平。至于抄袭和枪手问题,仍然有个别存在,只是把“饮”抄成“欣”,把“葡”抄成“菊”,这样献丑的事情就太有辱斯文了。

 总而言之,书法国展是一项万人竞技、高手过招的平台,不露怯、不失误往往是成败关键。作为评委,我们在审读的过程中很害怕看到一些写得好的作品出现失误,看到了又不得不忍痛割爱。可惜了很多有实力的书家。


陈羲明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草书委员会委员、国展评委,湖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