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杂议 周宗岱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本站原创   发布者:webmaster
时间:2008年3月01日 00:21

书法杂议

周宗岱

形、声、义不可分割

汉字,是十多忆中国人的通用文字。

所谓通用,就是说,一个汉字的形、声、义都是大家早已约定的,不能任意更改的。如果任意更改,别人就听不懂、看不懂,汉字就无法通用了。早在秦、汉,国家便数次予以规范,使之标准化。

汉字的通用性,形、义、声有程度上的差别。形与义很规范,唯有读音,由于汉字不是拼音文字,加之中国幅员寥廓、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等诸多原因,演绎成许许多多的方言。有的方言,外地人无法听懂,难于交流,因此,就有了推广普通话的举措,使汉字的读音标准化。

汉字是通用语言符号这一本质,决定了其形、声、义的不可分割,牢牢地制约着书法艺术的发展。

书法家用书,求创新、求个性,而广大的审美者都要求认识,即识其形、知其义,诵其音。不认识,就难于欣赏,无从喜爱,不予接受。试看招牌、告示、碑文之类要广大人民好认的书法,绝大多数是易识的楷书、行书。

在汉以后,篆书与草书是供审美的书体,并不考虑广大人民是否认识,却仍然篆有篆法,草有草法,不得乱写。否则,就是书界中人也无法认识,不予接受了。

八十年代初曾有年轻朋友倡导“纯粹书法”、“无标题书法”,主张舍弃字的义,任意组合些字形好看的字写成作品。此说不久便消声匿迹。广大人民看书法作品绝不肯舍弃字义,不理睬这种主张。试问,这位先生作书送给岳父,赠给上司,敢不敢按自己的主张,写些“坏蛋”、“毒蛇”之类的字呢?你能申明书法只需形美,与字义不相干吗?

汉字是通用文字,就决定了书法艺术绝不能单纯以视觉形象供人审美,在书法的审美过程中,是形、声、义同时起作用的。意义不适合,读音不畅美,都破坏这件书法作品的审美。

不仅仅是书法的审美,在书法的创作过程中,汉字的义也起重要作用。作为书写的内容,字的义,即是书者的情与意,必然影响甚至决定书法的视觉形象。故王羲之的《兰亭序》,洒脱而旷达。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悲凉而沉郁。《黄庭经》、《勤礼碑》却是规规矩矩,工整精严的。

中国、日本书法有别

日本的前卫书法兴盛,推动了中国前卫书法的萌动,书坛又多一枝新花,当然是好事。然而,中国书坛的前卫派一直时兴不起来。

其根原因,在于汉字在中国是通用文字,在日本却不是。

日本的通用文字是假名,搞书法却写汉字。即非通用文字,便成为纯供欣赏的视觉艺术,可以任意变形,直到成为不是文字。前卫书法兴盛的可能性就大了。

中国人看书法时无法变开字的义与音,而且书法的视觉形式美与文字内容,诵读音韵相生相发、相得益彰,丢掉文字的意义与音韵,就减少了吸引人的手段,太不合算。

科学导致书法大变

书法,总是在实用与审美两大功能的合力牵引下发展的。

在古代,书家更多的是在为实用即作书。写书信,写考卷,写奏章,写告示,乃至著书立说,写碑文墓志,时时离不开毛笔。

十多年前,知识分子多用钢笔。现在呢,电脑前一坐,问题一切解决。可以修改,可以打印多份,可以存盘,可以上网,发到美国、欧洲,立时收到。可以用宋体,也可以用仿宋,黑体、楷体、隶体、行书、美术字。可以放到几米大一个字,也可以小到五号、六号字,整齐、清晰,而且速度远比手写快,多好呀!知识分子可以几乎不用笔了。

因此,今日为实用而用书的就大大减少。只要拿起毛笔写字,一般都是玩艺术,是为审美而用,这必然使书坛大变。

今日书坛,多写行草,这更轻松,更能宣泄心声,表情达意。多写大字,因为书法作品多在展厅与观者见面。风格则追求多样、变异,追求冲击力,力求引人注目。

工整的小楷几手没人写了,规范的馆阁体不见了。

是科学的发展,决定了书法的大变。

时代变了,人变了

年纪大一些,关注书法进程的人都明白,当今的书法界人士与半个多世纪之前,大不相同了。

以前弄书法的人,是文人,这些人读经史、作文章、做诗词、当官治国,每天离不开毛笔书写。那时,爱书法、弄书法、买书法的,便是这些人。我们数一数,从锺繇、二王数到何绍基、于右任,大书家有几人不属此类?这些人都有厚实的文学根底,有固化了的文人趣味,他们是大官、是学者,或者是艺术家,不靠书法牟取美职佳薪,养家糊口。书法,是他们业余的玩意儿。尤其是功成名就之后,多玩玩书法,修身养性。写得好,自然出名,也可以换来全珠宝玉的。然而,那是结果,不是动机,可以说,前朝书家,是业余的,不是职业的。只有怀素,邓石如等极少数人例外,却也按主流的模式,修炼成了文人。

当今书法界中人,大不同了。

当今的读书人,除了中文系,所学主要是致用的理工、外语、计算机之类,经史、文章、诗词、小学不再是主攻方向,致力之处不用,不仅导致知识结构不同,更主要的是导致了趣味的不同。“文人”,不等同于“知识分子”,文人同时也是审美趣味的界定。

当今书坛中人,没有前朝书家那等官爵、俸禄、家产,大都是无产者,要吃书法这碗饭,书法成为职业。

牟利的动机,必然导致行为与后果的根本不同。当今书坛,掩不住的心态浮躁、根基浅薄、求奇求怪,哗众取宠,我们都可以由此得到解释。

被功利主宰,书家便易丢失自我。尽管今天“个性”、“自由”喊声震天,其实,不知不觉中,大家都被流行风卷了进去。随了大流,还谈什么个性,谈什么自由!

试看湖南的前一辈书家:齐白石、谭延?、毛泽东、黎泽泰、周达、周昭怡、胡六皆、李立、史穆、颜家龙、王超尘,哪一个没有鲜明的自家面目?挂在展厅,我们老远就可以指定:这是谁写的。现在的中青年一辈呢?我们还能老远分辨出来吗?

书法的时代气象

前人云:从书法中,可窥见一个时代的“气象”。这可不是无稽之谈。

汉碑,庄严博大,雄强拙●,诚为盛世之书。

东晋、南朝之书,虽儒雅风流,其雄强有力的一面,却远逊北朝。

唐碑兼南帖的儒雅、北碑的雄强,堂堂正正,沉稳自信,亦为盛世之书也。比之汉碑,又显露出更多的文明雕琢。

宋人更轻松自如,却没了唐人的气势,国力弱了下来。

明中叶以后的书法,如徐渭、祝枝山、傅山、张瑞图等的行草,大都狂乱●结。这是当时社会心理呈现的气象啊!其时政治黑暗,内忧外患,社会动乱,天灾连年。这种情况之下,书家谁能有着安宁的心境?谁不郁结着狂乱而苦闷的心绪?傅山等人的行草,呈现的是一种败王之象。

这不是讲迷信。大家都明确: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书法艺术是书家的心灵的宣泄,那么,一个时代的书风怎么可能不反映这个时代的普遍的心理状态呢?是自信、是惶惑、是怯懦、是雄强、是安定、是混乱,那有不从书风中反映出来的道理。

今日的流行书风,急于名利、躁动不宁,我为之心忧。然而,那思想自由、敢于开拓、欣欣向荣的气象,我又为之鼓舞。

贵在独创

看欧美老影片,闺女说:“以前的影片总是没有现在拍的好看。”

是这样。这是因为电影历史尚短,近年才发展到这门艺术的成熟期。

一门艺术,在其初生到成熟这一阶段,绝对水平是越来越高。节节上升,前期的没法和后期的相比。然而,在达到其成熟期以后,那些大师们便如群峰耸立,每位大师,在他所占据的坐标点上,都是最高峰,都达到了此一风格的极限,无人可及。另一位大师,只能在另一坐标点上崛起。

大师与大师,重要的是风格、趣味的不同,绝对高度则难于相较。

散文中的司马迁、班固,诗中的李白、杜甫,词中李后主,山水画中董源、巨然、范宽,都是这等高峰,标志着这门艺术的成熟。

王羲之被专为“书圣”,并不是他的书法绝对压倒任何人,他也只是将他那一种美的类型推到了极致。雄伟庄严,他逊于颜真卿;狂放恣肆,他逊于张旭、怀素;拙朴奇伟,他逊于双●和嵩高灵庙碑……。

王羲之在书法史上特享崇高地位的原因,是因为他是第一个将今体书法推到了美的极致的人。

王羲之以后的书法大师,不管有意无意,都是在另一坐标点上崛起,创造出另一种美的极致。

尚本色

艺术,尚“本色”。

殷商甲骨、两周全文、秦汉简牍、北魏造像记,怪模怪样,却都是“本色”的,而不是装出来的。这正如黑人部落的歌舞。

今人凭“创作意识”写成的作品,多非本色的,是装出来的,有如香港明星的摇滚、迪斯科,装成欧美模样。

无意为佳则佳

书法,有“有意为之”,有“无意为上”。

古人,是明确主张“无意为佳则佳”的。人称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第二行书的《祭侄文稿》不都是无意为之的作品吗?

许多书者也有这样的 体会:有意写一件好作品,往往并不理想,而随意地、偶然地作书,却会出现满意之作。

无意为之,则自然、不做作。“创作意识”强了,就免不了装模作样,难得自然。

行笔快与慢

米芾自然“刷”字,按笔于纸,运行快,且不着意于运入场中的变化。

史称赵孟●行笔最快,每日可书万字。我不信能写那么多。且赵书线条温文娴静,无疾掠之病。

行笔慢当推王蘧常与节可染。王书干而涩,非慢不可。李可染自称跟齐白石十年,用笔管得一个“慢”字。李可染作书作画,行笔有如鸡啄米、锥镌石,一连串的点,积点而成线,有时甚至真成了一连串的点。又似甲虫、坦克爬过泥地的轨迹。齐白石用笔不疾掠,却不似这等慢法。

李可染题画之小行书沉着自然,极佳。写字稍大的书法作品,则行笔、间架都过于着意,不为上品。然而,其个性特色是很强的。

黄山谷用笔

黄山谷书,用“摇”笔,即部分笔画作不规律的和微微摇摆,使线条不单纯,妙趣无穷。以前书家无此意味。

“摇”笔不同于“颤”笔,清道人作书用颤笔。颤笔摆震均匀而急速,呈着意之痕。摇笔是略作不规则的摆拂,幌悠悠地,妙在有意无意之间。

摇笔行笔必慢,快则一掠而过,意趣大异。

摇笔法执笔宜高,执笔高则手指的微小的摇动都被放大显现纸上,其摆动不着意。 执笔低则笔道的任何摆动都是手的着意为之的动作,便见做作。

看石鲁的字

四人帮垮后,石鲁在长沙岳麓山举办个展。看到他写的大字,我说:石鲁活不久了!

他那笔画都是拼命喊叫、声嘶力竭,要断气的样子。周宗岱

TAG: 书法 周宗岱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