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书风分析 何满宗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本站原创   发布者:webmaster
时间:2008年3月01日 23:33

湖湘书风分析

何满宗  

引论

  湖湘书风的特征:浪漫豪放

  中国书法的历史长河以其内在的气韵、磅薄的气势,生生不息地自古流到今。经过漫长的文化积淀,自然形成了中国书法的特有书风。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大致有这些特点:汉代尚气,魏晋时期尚韵,南北朝时期尚神,隋唐时期尚法,宋代尚意,元代尚态,时代尚趣,到了清代,则崇尚朴茂。

  从地域上来说,有南帖,北碑之说。

  湖湘书风,综括历史和地域特色,形成了独特的格调与风范,这就是:浪漫豪放。

  甲部

  湖湘书风形成的因果分析

  文学艺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历史、地理条件的制约和影响,书法的发展,书风的形成也是如此。

  三湘大地奇丽的地理环境,是培育湖湘书风的良好温床。

  古人喜爱大自然,崇尚天人合一的境界,是谓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湖南,有八百里洞庭,浩浩汤汤。因湖南位于洞庭湖之南,故称湖南。湖南,又简称“湘”,是因湘、资、沅、澧四条河流分布全省,贯穿南北东西。湖南,还有全国极为有影响的名山,如五岳之一的南岳衡山,“帝子乘风下翠微”的九嶷山,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等等。湖南是位于祖国南部的一个内陆省,而今四周邻六省,东与江西交界,南与两广毗连,西水竞流,丘陵起伏,河谷纵横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湖南既成为东西往来的枢纽,又成了南北交通的要塞。拥有这样的交通方便优势,无疑对文化的发展具有开放性的一面,产生独特的文化个性。

  深厚悠远的人文环境,为造就湖湘书风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湖南古代,有光辉灿烂的青铜文明,是中华文明另一源头,长江文化和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里耶秦简,走马楼吴简,马王堆汉墓的发掘,从出土的文物资料足以证明湖湘大地具有深而久远的文化。

  书法与文学之间的内在联系,犹为密切,中国的诗歌体系,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是浪漫主义的杰作。屈原是古代湖湘文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屈原的作品对湖湘书风有深远的影响。

  在湖南的历史上,民风骠悍,敢于舍生取义者不少。他们心忧天下,敢为人先。自从屈原怀沙沉于汨罗江之后,他的爱国主义精神一直为湖南人民所敬仰。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在西汉时又经贾谊和司马迁的弘扬与倡导,更是深入人心。“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若道中华国果亡,除是湖南人尽死”,由此可见湖南人的豪情壮志。中国近代史上,湖南人在中华大地上更是勇往直前,百折不挠。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毛泽东: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正因为有这些自然条件和人文因素,所以湖湘书坛在中国书法的历史进程中,都有辉煌的杰出代表人物与优秀代表作品。

  乙部

  主要书家分析

  研究中国书法史,我们可以看出,凡是历史上的重大变革之中,都有湖湘书法家的代表人物出现。

  唐朝是书法兴盛的时代,就出现了楷书在欧阳询,草书大家怀素。

  清朝复兴碑学,何绍基是一位杰出的代表人物。二十世纪,又是书法中兴的世纪,中国书法界评出了二十世纪十位书法家,湖南就占了两位:毛泽东和齐白石。还有一批有影响的书法家如欧阳通、曾国藩、杨度等,他们在书法上也是很有建树的。

  上述这些书法家,就其特色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偏于浪漫的代表,即怀素,毛泽东,齐白石;二是偏于豪放的代表,即欧阳询,何绍基。

  富有浪漫精神的书法家,他们都有良好的艺术品质,才气很高,在创作中往往充满激情,极富创造精神,挥洒自如,张扬个性,注重个人性情的渲泄。他们虽同样师法古人,崇尚法度,但为我所用,古人的法度在创作中得到极大的发挥。所以说,只有才气、胆略见识超群者,思想上又绝少束缚的书家才能进入这种境界。像怀素最具影响的《自叙帖》,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齐白石的单刀治印等都是世人公认的好作品和治印的独到之处。

  怀素,本是唐代的一名僧人。他在《自叙帖》中说:怀素家长沙,幼而事佛,经禅之暇,颇好笔翰。

  怀素在书法上用功颇深。他在永州修行的地方,遍种芭蕉,用来练字,其庵取名为“绿天庵”。由于常年累月地习字,写坏了的笔,他就将笔埋在山下,成了“笔冢”。怀素的草书,继承了张旭的风范,然而他在继承的基础上,加入自家面貌,使狂草这一书法形式独具风采。有人评价怀素的狂草:“初疑轻烟澹古松,又似山开万仞峰。”“笔下唯看激电流,字成只畏虬龙走。”这些艺术特点恐怕与怀素在创作中的狂劲有关,他创作时,酒兴大发,“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驰毫聚墨列奔驷,满座失声看不及。”毛泽东对怀素狂草推崇备至,可以说毛泽东的草书是深受怀素影响的。但毛泽东的书法,在怀素的风格上又有了新的境界。

  镌刻在长沙橘子洲头上的毛泽东的书法名作《沁园春·长沙》,洋洋洒洒,笔走龙蛇,在用笔上,与怀素瘦劲有相似之处;可在布局谋篇上,则不一样了。怀素的《自叙帖》是竖有行,横无列。而在毛泽东的笔下则是无行无列,乱石铺街,风樯阵马,气势非凡。这种布局之法,汲收了郑板桥那种“乱石铺街”、无行无列的法则。

  当今世人,都熟知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然而毛泽东更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书法家。毛泽东自幼就喜爱书法,不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都笔耕不停。其诗词,其书法称得上是珠连璧合,艺术精华。毛泽东书法艺术成就之高,来自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功力之深。他对中国古代思想、哲学、中国历史、艺术谙熟于心,写文章,谈话顺手拈来,古为今用,创意无穷。他四十四岁时写的两篇哲学著作《实践论》、《矛盾论》,不愧为哲学上的经典之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高瞻远瞩地论断:新民主义的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再看看毛泽东三十岁时写的《贺新郎》,三十二时岁写的《沁园春·长沙》两首词和毛泽东其他一些诗词,读后让人激情满怀,意气风发。

  毛泽东诗词的特点,正如他自己所言:偏于豪放,不废婉约。毛泽东的天赋和高智商,同样反映在他的书法创作之中。他一生留下了大量的书法珍品。一九九三年当毛泽东诞辰百周年时,由中央档案馆编辑,北京出版社出版了《毛泽东手书选集》。这部选集,共分为十卷。第一卷,自作诗词;第二卷,题字题词;第三、四卷,书信;第五、六卷,文稿;第七、八卷,批注和札记;第九、十卷,古诗词。应该说选集当中收录了毛泽东一生的大部分书法作品,但不是全部。这些作品是中国书法史上的艺术宝库。

  齐白石在书法上的贡献,重在篆刻的评论,请听他的自述:我刻印,同写字一样。写字下笔不重描,一刀下去,决不回刀。我的刻印,纵横各一刀,只有两个方向,不同一般人所刻的去一刀回一刀,纵横来回各一刀,要有四个方向。篆法高雅不高雅,刀法健全不健全,懂得刻印的人,自能看得明白。我刻时随着字的笔势,顺刻下去,并不需要先在石上描上字形,才去下刀。我的刻印比较有劲,等于写字有笔力,……我常说,世间事贵痛快,何况篆刻是风雅事,岂是拖泥带水做得好的呢!

  行书、篆隶是齐白石擅长的书体,其最高成就是在八十岁以后的作品,观其书法,笔墨之中透出古拙苍劲,气势雄强的风骨,具体表现在线条的力度和结体的宽博、恢宏上。

  在楷书上有杰出贡献的是欧阳询。他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为“初唐四家”、与颜真卿、柳公权、赵孟●并称为“楷书四家”。其书法被称为“欧体”。传世的碑刻作品不少,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等;行书墨迹有:《千字文》、《张翰帖》等。

  欧阳询的楷书方圆兼备,劲险峭拔,有汉隶、北碑笔意。结体独具匠心,沉稳端庄,于平正中寓险奇,在险奇中求平衡,达到一种旷达和谐的间架结构美。

  何绍基的书法,以篆意强其骨,以隶意开其势,融合欧、颜及北朝碑、墓志,南朝石刻,《瘗鹤铭》等,在行书上造就自家面目,令清朝书坛瞩目。

  古往今来,书法执笔是千古不易之事。何绍基却能创造出“回腕执笔法”。其一生执着地追求回腕执笔,他是从李广“猿臂善射”中得到启发。他认为:“书律本与射理同,贵在悬臂能圆空。以简御繁静制动,四面满足吾居中。李将军射本天授,猿臂岂止两臂通。气自踵息极指顶,屈伸进退皆玲珑。”何绍基在楷书上用功最深,而行书意趣高古,是得力于回腕执笔法的。

  我们分析以上历史上五位重要的书家。前面讲过,这五位当中前三位偏于浪漫,后两位重在豪放。若将他们放在一起而论,都有浪漫豪放的意趣。

  艺术毕竟不是数学上的加减法,艺术讲究融合、互通,相互汲取其优势而展示自家风格。论其艺术创作的道路,他们都是先兼收并蓄,后各有取舍,各有偏重,才逐渐形成了“浪漫豪放”的湖湘书风。

  丙部

  代表作品分析

  前面提到的一些重要书家,他们都有各自的代表作品,而这些作品又可以代表书家的书法风格。如怀素的《自叙帖》,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七律·长征》和欧阳询的《九凤宫醴泉铭》等等。在这里,我们就不再作分析了。

  纵观湖湘大地,历史上出土的文物和镌刻在各地的碑刻作品数不胜数。最具代表性的书法作品有马王堆帛书,走马楼吴简,里耶秦简;碑刻有麓山寺碑,大唐中兴颂摩崖石刻。古代和近代兴建的碑林,如浯溪碑林,毛泽东诗词碑林,屈原碑林,常德诗墙,爱心碑廊等,当中收录孙少名家的书法作品。特别是浯溪碑林,有颜真卿、吴大征、文征明、何绍基等书法作品,是我们湖湘大地的书法宝库。

  本部分着重分析马王堆帛书和麓山寺碑。笔者认为这两种不同类型的作品是湖湘书风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马王堆帛书。

  一九七二年在长沙出土的马王堆汉墓帛书,揭开了我们研究湖湘书风的新天地。帛书,故名思义,是在帛上书写的书法作品。马王堆帛书大都用墨写在丝织成的黄褐色细绢上。这次出土的帛书数量之多,让书法界大为惊震。就文学数量来说,达十二万余字。按字体来划分,可分为三个类型:篆隶、古隶和汉隶。其字体和内容大致如下:隶篆篇目有:《阴阳五行》甲篇,《五十二病方》,《足臂十一脉炙经》,《养生方》;古隶篇目有:《老子》甲本,《五行》,《春秋事语》,《阴阳五行》乙篇。汉隶篇目有:《相马经》,《五星占》,《周易》,《黄帝书》,《老子》乙本等等。

  我们要知道马王堆帛书的艺术价值,先要了解隶书的演变过程,知道隶书在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地位。隶书的出现,是使中国文字从古体走向今体的重大变革。隶变之前,甲骨文、古文、大篆是无定形的象形文字;隶书的出现,则把大篆定型化、符号化、从而消灭了数千年的象形文体。隶书始于何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认为:秦始皇为了简化官场上的官样文字,避繁趋简,便有了隶书。据说,隶书的创始人是一个狱吏程邈所创。故张彦远在《书法要录》中说:“程邈删古定隶文。”

  马王堆帛书通篇都洋溢着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帛书的书写作者无法考证,但都是官府里书写技艺成熟,书法水平较高的人所为。笔者曾到湖南博物馆观看过帛书《老子》甲、乙本,和其他一些帛书。《老子》甲本,共有一百六十九行,每行若三十字。据工作人员介绍,帛书出土时,由于卷在木片上,裹在最里边的帛书几乎残坏了,因而甲本的开头部分残损较多,甲本的书写年代可能在汉高祖时期,即公元前二○六年至一五九年间。字体书写的体势有的较长,有的较方,笔画带有明显的篆意,是间于篆隶之间的古隶。在章法上灵活多变,参差错落,具有挥洒自始的姿态和朴拙高古的神韵。

  《老子》乙本同《黄帝书》为一个整体,书写在一卷整幅的帛上。《老子》乙本与甲本其内容基本相同,但文字上也有诸多歧异,书体也大有变化。乙本的字形趋向略扁,用笔方劲,伸敛自如;章法上字距拉开,行距较紧,是一种基本定型的汉隶风格。

  我们再来分析一篇篆隶作品《阴阳五行》,这件帛书的书体从局部的字看保留了较多的篆书形体结构,若从整体上研究,它已经不是很规范的篆字了,而是一种由篆向隶的转变初期的字体。体势上由篆的结体长而变为扁或方,字形由篆隶夹杂。由此可以看出自篆体走向隶书较早的作品,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长沙岳麓书院里,现存一块名碑,即麓山寺碑。该碑高近三米,宽一米有余,是唐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李邕撰文和书写。碑额是篆书:“麓山寺碑”四个大字,葺碑文有一千四百余字,叙述了麓山寺自晋秦始(265274)年间建立到唐开元(713741)立碑时五百年中的兴废修葺,历代禅师宣扬佛法的经过,以及麓山寺的瑰丽风光。

  李邕撰文书写的碑文为行楷,词句华丽,字体秀劲,集汉魏碑铭之长,结体充满逸趣,用笔凝重劲挺。值得一提的是用行楷入碑,这是此碑的创新。后来苏轼、米芾等都沿用此法。赵孟●曾自言:“每作大字一意拟之”。在李邕一生书写众多的碑铭中,以麓山寺碑最为精美。碑后还有米芾等宋元名家的题词,因而视为碑中精品。不少名人来游岳麓山,都特意来观赏此碑。如张●、李东阳还留下了吟咏的诗篇。可见对后人影响之大。

  豪放大气的作品,除麓山寺碑之外,镌刻在浯溪碑林,由颜真卿书写的《大唐中兴颂碑》是值得一提的好作品。

  结语

  在传承中创新

  浪漫豪放的湖湘书法,在历史的进程中,必将与时俱进,才能发扬光大。

  本文因篇幅所限,只能作个简略分析,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TAG: 何满宗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