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耶秦简初论 李 潺
里耶秦简初论
李 潺
2002年5月,在湖南湘西龙山县里耶出土的秦简,达3万6千多枚,为全国各地出土秦简总和5千枚的6倍多,成为2002年全国六大考古发现之一,也是二十一世纪初的重大考古发现。里耶秦简的数量加上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12万余枚,以及湖南其它出土的战国策、汉等简牍,已是15万多枚,为全国简牍总和24万余枚的百分之六十多。湖南成为全国名符其实的简牍巨省。
湘西龙山县在汉时为酉阳县治,三国蜀为黔阳县,南朝梁为大兴县,五代后晋为上溪州,元为白崖洞长官司,清雍正为龙山县。里耶是龙山县南端的大镇。
公元前战国316年,蜀国出现内乱,秦惠王派大将司马错趁机一举攻占了蜀国。公元前280年,司马错再从蜀地出兵而攻下鄢(今湖北宜城)、邓(今湖北襄樊附近)、西陵(今湖北宜昌西),第三年又攻下楚国都城郢阳。秦军铁骑长驱直入,一直打到洞庭湖边。楚顷襄王逃到陈(今河南淮阳),楚国已是苟延残喘。秦王在占领的楚地设置黔中郡与南郡。其中黔中郡的迁陵县治即是里耶。里耶地处湘、黔、川、鄂四省交界处,是军事要冲,为秦、楚经常冲突之地,也是经酉水流域,秦、楚、经济文化交流之地。出土的里耶秦简为秦王赢政25年(公元前231年)至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23年间的地方官府的文书档案,包含了政治、军事、经济、司法、地税、邮政、史地、历法等多方面的内容。它是里耶被秦统治49年后的产物。这便是里耶秦简产生的历史背景。
在书法史上,里耶秦简是隶变的杰出成果。
隶变是把篆书变成隶书,是把“随体结诎”的尚是象形文体系的篆书定型化、符号化,是书法进入自觉主体艺术创造的开始。郭沫若说:“有意识地把文字作为艺术的,或者使文字本身艺术化和装饰化,是春秋时代的末期开始的。”而出土的春秋晚期晋定公15年到23年(即公元前497—489年)的侯马盟书,正是郭氏论断的坚实例证。侯马盟书把晋国大篆简化,草化、线条曲屈曲圆转向平直,发生着本质变化,并有着艺术化的意识与过程,而成为隶变发端的先声。与此同时,春秋战国其它各国亦不同程度地萌发着这种文体的变化,长沙子弹库楚国帛书即是一例。
里耶数百年为楚国之地,长期浸染着楚文化与楚文书,因此其秦简的根基是楚国。楚国在春秋战国中是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繁荣的南方大国。楚民族是一个有着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楚民族源于中原的火神兼雷神的祝融部落,初期生活在淮水流域之荆地,至春秋楚庄王逐鹿中原,拓疆五千里,成为春秋霸王。周成王封熊泽于楚丹阳(今湖北第归),楚即谓荆楚。荆楚之地,除楚人外,尚有濮、巴、南蛮、戒蛮、东夷、卢戒等多民族。因此源于中原文化的楚文化又结合了上述多民族的文化,成为南方文化集成之地。由于“披发左衽”的蛮夷不受束缚的习性,楚人较少儒家“中和”的人生态度与宗法礼教上的约束。楚人盛行着自己的巫学。巫学包括天文、地理、历算、医药、宗教以及文学、诗歌、乐舞、绘画、书写等原始科学、哲学、艺术。因此它的文化传统是原始性与自由开放性的,再加上楚地逶迤秀奇的山川与怪异丰富的风物及生动精致的工艺品的奇丽氛围,它就有了斑烂的色彩与浪漫的世界。楚国同时还产生了老子“人法地,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客观自然的道学。产生了庄周“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为我为一”的天人合一的主观能动精神与宏大奇妙的哲学。再加上屈原饮露餐菊、与神共语,向天发问的瑰丽浪漫的诗歌,就把楚文化楚艺术钟毓灵通与奇特浪漫的风骨升华到了顶峰。楚文化从祝融化身的凤图腾及后的熊图腾,而招至牵龙引虫,唤鸟呼兽,创造了奇禽异兽与人、神、鬼、怪的充满了想像与情性渲泄的浪漫世界。在这种原始而超脱的巫学、哲学、文化与自由放纵的风俗风习中,楚人创造着诡谲而神秘、装饰而富丽、浪漫而抒情的书法艺术。楚金书、石书如是,楚简书、帛书更如是。被认为春秋晚期或战国早期诞生的长沙子弹库楚帛书就是一幅大篆解体,走向隶化进程中的幽默生趣、怪诞浪漫的千古奇绝的书法作品。而里耶秦简正是在这种楚书历史渊源与温床中诞生的,与它们有着深厚的割不断的血源关系。它不是单纯的秦简产物。
比子弹库楚帛晚200年左右的里耶秦简与子弹库楚帛书比较,已是大相径庭了。经过两个世纪的不断演化,里耶秦简变成了一个新生儿。子弹库帛书虽已向隶变发孕,但还是大篆的形体,是草化即简化的大篆。因此它的线条仍是回文圆曲的。而里耶秦简已是消失了篆书的象形形体与偏旁笔画,形成了规范的偏旁点画与结构组合,它以平直之笔替代了回曲之笔,并且出现了特有的隶书蚕头,初步出现蚕头雁尾。只是雁尾尚不粗重与轮廓分明而已。同样里耶秦简与长沙仰天湖、河南信阳长台关、湖北荆门包山、湖北荆门郭店、湖北江陵望山、湖北江陵天星观、湖北隋州曾候乙墓遣册等重要楚简比较,亦是这种结果。里耶秦简已是实现也篆书的隶变,成了面目显然的古隶作品了。但是,里耶秦简由于根基于楚,继承楚帛、楚简隶变的遗风,即不失在结体上造奇或漫不经心,如醉汉一样跌跌撞撞而又不倒;或在用笔上飘忽不定与随意收放,似有法而无法;或在章法上有行无距,字形大小错落,字势正正斜斜。因此3万余枚里耶秦简在书法艺术的形态上、姿质上、风格上是有飘逸的、纵放的、厚重的、秀劲的等多种多样。它表现了楚篆向隶书变化的百花齐放,风采纷呈的大好局面。它也是楚人喜爱艺术多元的结果,是楚人无拘无束的浪漫性格与情趣所在。
里耶秦简艺术风格的基调是质朴的,这显然是秦隶的影响与赋与。
三秦远僻西北,与中原相阻隔。但三秦是周朝的发祥地。儒学基础的周礼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要核。秦东迁关中后,带着融合了西部少数的文化与中原文化及北方文化交融汇合在一起,因此秦文化包涵众多的底蕴与精华。它深沉、博大。书法中的《石鼓文》即其杰出的代表。在秦文化陶冶下的秦系书法以其扛鼎的地位与南方浪漫奔放的浩荡楚系书法同为战国时代,天下两大书法支柱。它们共同开拓着中国上古时代书法的历史,特别是隶变的历史。
战国秦在军事上不断进取,最后扫合六国,一统中华。它在书法上则是勇敢革命,大胆创造,成果永铸史册。它一手是去繁就简,整改大篆,对称结构,规范形体,至秦朝,统一六国大篆,创造了小篆。它另一手是“佐篆所不逮”。而将秦篆“苟趋省易”,臆造偏旁,混合异形,分化形体,创造了崭新的秦隶,开启了中国书体上的第二次革命。被认为是第二次书体革命“宣言书”与里程碑的四川青川秦木牍,即是秦隶变成功的产物。它出土于1980的秦墓中,计2枚,119字。它已基本上革弃了篆书形体与盘曲回绕的线条,变篆书的狭长形为方形或扁形,展现了平直的笔画,成为正式的古隶作品。
青川秦木牍书于秦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里耶秦简比它晚70—100年间,但比它进步了许多。青川秦木牍尚有部分字停滞在大篆的形态上,而里耶秦简已是消失。曲盘曲之笔变为平直,青川秦木牍尚未完全消亡圆浑的踪影,而里耶秦简已是彻底成功了平直的笔画线条,并且初创了波挑。有了这些明显的变化,它们是不能同日而语了。
里耶秦简与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460枚秦王赢政8年(公元前239年)的秦日书简相比较,虽然它们是不相上下的同时期作品,但是里耶秦简较放马滩日书秦简更是进步多了。因为放马滩日书尚在草篆阶段,它是急躁地挣脱着篆书的桎梏,而一下又不能,东碰西撞,在焦急地寻求可变的办法。而里耶秦简已经成功地找到了变法与规律,构成新书体——古隶的崭新面孔。天水为古秦重要腹地,但秦迁关中,汇入中原文化,古秦地天水变成了落后地区,以至隶变中它比原是楚地的里耶远为落后。由此也证明了龙山里耶在战国、在秦代是一个经济文化的先进地区。
1975年12月湖北云梦县睡虎地11号秦墓出土的战国晚期至秦王赢政30年(公元前217年)期间的秦简牍,开辟了古隶的新纪元。云梦秦简为多人所书,有《吏之道》、《语书》、《日书》、《法律答问》、《秦律十八种》、《封诊式》、《效律》、《秦律杂抄》、《编年纪》等多篇。由于书写者个性的差异,因此它书风多样,虽只1100多枚云梦秦简,却在书风上呈现了五彩缤纷的局面。里耶秦简与云梦秦简产生在同一时期,而云梦简1100余枚与36000余枚的里耶秦简在数量上比较显然是小巫见大巫了。里耶秦简更是多人书写,风格更是多样。它展现了一个隶变成功后的繁荣灿烂的局面,它表达了古隶——秦隶全方位的形象,而令云梦秦简逊色。
里耶秦简把它隶变成功的经验传承给了比它稍后的约在公元前200年左右产生马王堆西汉帛书。马王堆西汉帛书中的《老子》甲本、《春秋事语》、《刑德》甲本以及简《合阴阳》等篇一脉相承了里耶秦简的隶构与平直的用笔,在此承接的基础上,立即发展了隶书极为重要的波势与挑法,说明隶变在这个时期异常迅速。到稍后出现马王堆西汉帛中的《相马经》、《周易》、《五占星》、《老子》乙本等,则已是炉火纯青的古隶作品了。这说明了里耶秦简在这上承下接中的重要作用。
里耶秦简的出土,接触其书法艺术的研究,就有不少值得肯定与思索的问题。
首先是隶变过程中,其中古隶——秦隶的形成,由里耶秦简的出土,似乎就构成了一个三点一线的完整过程,即由春秋晋盟书的发端——青川战国秦木牍的奠基——里耶秦简古隶的确定。以后西汉的马王堆帛书与各种西汉简牍是古隶的完善与丰富灿烂而已。
于此,出现了一个十分值得令人思索的问题,即古隶到底出现在楚国还是秦国?楚简比秦简出现要早,出土的战国楚简不下30处,有名的曾侯乙墓、仰天湖、望山、包山、郭店等处楚简隶变早期——篆草楷段的产物,与古隶的定型尚有相当一段距离。而秦简的代表作从早期青川木牍到后来的云梦睡虎地简均已是古隶形象的作品了。里耶秦简更把它推到了一个全方位的高度。是否是古隶形构的楚简尚埋藏在地下,未曾出土呢?这不大可能。因为从春秋末期始,篆书走上了简化——草化的道路,晋、秦、楚、齐各国都在这样变革着,但发展的速度,因各自的基本原因而快慢不一。其中极有创造性与改革精神的秦国在这变革中一马当先。秦国一方面去繁就简,由官方将大篆变为小篆,即秦篆。另一方面因“秦既是篆,奏事繁简,篆事难成,即令隶人佐书,目隶字。”(晋卫恒《四体书势》)由民间将大篆变改为隶书,并在日常生活中广泛运用。秦隶成了辅助秦篆的新书体。秦隶大量体出在简牍上,它经历了摆脱篆书结构与园曲线条桎梏的变革过程后,而被下属吏员与民间普遍运用起来,展现了它强大的生命力。因此古隶——秦隶,首先出现在秦国。秦灭楚的过程中,秦隶被本身有着相当隶变基础与水平的楚国草篆迅速移接过来,便成了楚地的秦隶。
进而思索的问题是:秦隶——古隶在秦国的形成,但它是结合楚国草篆的奇丽多姿、抒情浪漫的优长而趋向艺术化,不再是那种原始的质朴。这点,天水日书秦简就是一个解答。天水为古秦腹地,但天水日书秦简尚在粗率的草篆楷段,而基本上与它同期的里耶秦简已是完善的古隶作品上了,在艺术比较上,更有鱼龙之分。古隶为秦人首创,以楚人的参入而完善而艺术。如果说古隶为秦楚共创,也不为过。
中国书法,从甲骨文到大篆到小篆,是象形书法。自觉成为规范的主体艺术是古隶的出现。古隶是最有创造性、变化性与基因力量的书法。战国古隶的发展,最终形成了东汉成熟的今隶。古隶滋生了楷书、草书、行书的嫩芽。古隶对于今天书法的创造是极其宝贵的资源。可见,为秦隶百分之八十,过秦汉古隶半数的三万六千余枚的里耶秦简,它在书史上,在书法艺术上继承发展上有着特别重要的价值与意义了。
至于里耶秦简本身在书法艺术上审美及其特性分析研究,总的来说,它出自下属吏员之手,是民间书法,是在朴质自然中而真率灿烂、射出光芒。由于它出土不久,尚在清洗整理中,加上文管部门严格的保管制度,笔者尚只目睹很小部分,因此只能待今后有条件时作深入研究了。
原载《湖南书法》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