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能促进学生的全面的发展 章桂佛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本站原创   发布者:webmaster
时间:2008年3月01日 22:09

书法能促进学生的全面的发展

章桂佛

在探讨"书法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命题时,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书法,《书法小辞典》中的释义是:“指用毛笔书写汉字的艺术法则,证要包括执笔、用笔

间架结构、分析布局(章法)等方面。书法依附于文字而存在,因此,具有实用价值;通过运用书法技法,对文字进行艺术性的创造,能借以表达书者的思想情趣,产生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因此,又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反映了强烈的时代气息,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这就是说,书法体现书者的思想感情、智能技巧、运力行气、审美能力等。可见,它与德、智、体美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其次要知道书法与写字的联系与区别:书法和写字都以“字”为前提,写字是书汉的基础,重在实用;书法是写字的高级阶段,要求达情抒志,讲究法度,重在艺术。现就书法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从德、智、体、美几方面分别论述如下:

一、书法的德育性能孕育学生的高尚情操

1、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关于获得神的途径,姜夔在《续书谱8风神》必备八条中提出“一须人品高……”,把“人品”摆在首位。评书论人的一句名言是:字如其人,是说一个人的志趣、学问、才情等通过笔墨可以流露出来。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大都是人品和书品浑然一致的人物。如颜真卿、柳公权,人品高书品亦市。柳公权做了“心正则笔正”的笔谏。传统艺术观认为:书法的审美意义价值在于所造形象显露的精神含蕴,观赏书法就是观赏书法化的书家精神的涵蕴。当然这不是对学生的直接要求,但其实质要浸润给学生,培养其高尚的品德。

2、培养学生“三个热爱”的思想。书法作品正确的思想内容与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由于不同时代社会结构与经济状况的不同,就产生了不同的审美观: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都反映了时代特色。当今的书法活动亦然:在1990年《迎国庆全面百宫书法教学成果展览》中,这些“童心墨趣”富有时代气息;1991年湖南省和长沙市庆祝建党70周年书法、美术摄影展览无不是以歌颂中国共产党为主旋律。在书法教学中,我们也坚持“练艺育人”的方针。4年多来我们开展了一系列书法活动,除参展参赛外,还讲书法家故事,为群众写春联,为亚运会送作品等。

3、培养学生勤奋好学的精神。学习书法必须专精如一,学而思,思而学,锲而不舍。古代勤奋好学的书家故事不少;汉代张池衣帛习字,池水尽黑;晋代王羲之“馍馍蘸墨水,还言味道美”;隋代智永削发苦练字,秃笔千万支;唐代怀素“芭蕉绿叶当纸字,草书天下称独步”。而当今青少年中,亦有不少勤奋好学者。由此可见,书法能培文知识结构与学生认识结“合二为一”。教学单元中的文章包括课内讲课文、课内自读课文与课外自读课文三种类型。以这种程序编排材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运用在讲读课文中学到的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在教师指导下去学习自读课文,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教与学双方的思路也统一在这个教材程序中。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时是“接受学习”,通过教师的传授接爱受系统知识;有时是“发现学习”,去亲自探索事物,主动地发现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由“接受”到“发现”,一般要经过依赖教师教——基本上依赖教师教——在教师指导下发现——基本上自己发现的阶段,最后才能达到“独立发现”、“不需要(教师)教”的境地。教学单元内教材的编排程序势必使教学出现教读——半教读——自读的路径。这条路径与由“接受”到“发现”的学习所经过的阶段是一致的。

对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被固定在教学单元中,这对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起到了强化的作用。仅从训练看,读与写的训练全面结合起来了。如果说单篇课文后的《阅读与思考》是读、写的部份结合,那么单元后的《知识与训练》可以说是读与写的全面结合了。比如,高一第一册议论文单元的教学要点是“把握观点与材料的关系”(读与写的同步),在单元训练中就要求做到归纳段意,理解主旨”(),而在写作训练中就要求做到“选准角度,确定观点”()些培养读写能力的要求在教学单元中得以固定就会最大程度地减少教学的随意性,从而使教师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阅读训练与写作训练紧密地结合起来。

纵观高中写作教学呈递进序列。从议论文写作教学看,高一重在确定观点,选好材料,把握角度;高二重在论证结构及恰当运用各种论证方法;高三重在综合训练,写评论、读后感等。

面对教学单元的这个整体,教师在施教时必须从整体出发,要设计如何以学生为主体和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步骤、方法和措施等。这样的教学才能从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高度出发,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习惯,逐步增加“不教”的因素,完成由“教”到“不教”的转化,以达到“不教”的目标。

二、预习在单元教学中的位置与作用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是单元教学的核心,实现由“教”到“不需要教”,要靠一套科学的教学方法。在诸多科学的教学方法中,预习则是最基本的方法了。

那么,预习的内涵是什么呢?

叶老说:“预习是自求了解的重要步骤。”在单元教学中,预习置于教学过程的首位,是由于它是教师制定教学目的、处理教材及选择教学手段的依据之一。这个依据是生动、活泼的,较之其它的依据更可贵。

预习,作为单元教学的基础,它也不失有单元教学的整体性特点。具有单元整体意识是预习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在预习时不是着眼于某个单篇,而是以“教学要点”为基点,从讲读课文出发,通过见识自读课文,到达《单元知识与训练》,形成一条“预习链”。这条“预习链”上布满了学生教师有针对性地施教的基础

单元教学并非是一个崭新的教学研究课题,但它提供给我们的思考是多方面的。更好地运用单元教学,善扬它的科学性,对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是极有意义的。

 

注:

  本文引文除已注明出处的,其余均引自《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TAG: 发展 书法 章桂佛 学生
上一篇 下一篇